危險化學品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料或者要使用的物品。它的使用涉及化工、機械、冶金、汽車、電子、建材、印刷、醫藥等眾多行業領域[1,2]。危險化學品庫是存儲和保管儲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化學品的場所[3,4]。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問題已經成為各地區招商引資和企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以江蘇省蘇州為例,該市2021年前三季度總計則達到3萬億元,擁有16萬家工業企業,橫跨35個工業大類,涉及167個工業中類、489個工業小類,稱得上是中國工業體系完備的城市之一。具體來看,在全市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蘇州有31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鋼鐵、化工行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6大行業產值增速超過30%。本文選取蘇州某區為對象,對使用危險化學品重點企業與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倉庫現狀進行調研分析,為解決企業和社會發展中危險化學品甲類倉庫的使用問題提供有效保障措施。
結果顯示,蘇州某區使用危險化學品重點企業與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的甲類危險化學品倉庫共107家。共涉及14個行業,其中電子元器件27家、半導體10家、儀器設備17家、醫藥10家、化學化工12家、醫療器械8家、家居用品5家、塑料制品4家、化妝品3家、金屬制品2家、汽車2家、航空制品2家、汽車3家、食品2家。年產值規模分布大部分為規模以上企業,其年產值規模以上企業(年產值5?000萬以上)104家,占比97.2%,而規模以下企業有3家,占比2.8%。一級標準化企業1家;二級標準化企業6家;三級標準化企業 66 家,其中1家正在籌備二級標準化創建;小微標準化企業33家,暫未進行標準化建設企業1家。安全管理人員中本科學歷占比17.9%大專學歷占比71.4%中專/高中學歷占比10.7%,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仍然有待提升。危險作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專學歷占比70.2%中專/高中學歷占比28.4%本科學歷占比1.4%。
針對甲類倉庫使用情況制定了危險化學品貯存情況調查表。調查表共分貯存管理、貯存場所、消防安全和貯存安全技術四部分。
貯存管理部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倉庫工作人員應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②應當制定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③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出入庫管理制度。④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⑤貯存的危險化學品應有明顯的標志且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⑥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能分區、分類、分庫貯存,采用的貯存方式應與其性質相適應。
貯存場所部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級、層數、占地面積、安全疏散和防火間距應符合國家規定。②危險化學品貯存建筑物、場所消防用電設備應能充分滿足消防用電的需要,并符合國家標準。③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或建筑物內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等應符合安全要求。④貯存易燃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避雷設備且符合國家標準。⑤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通排風設備,并保證通風良好。⑥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通排風系統應設有良好的靜電接地裝置。⑦通風管道穿過防火墻等防火分隔物時,應用非燃燒材料進行分隔。⑧通排風管、采暖管道和設備的保溫材料,必須采用非燃燒材料制作。⑨庫房溫度、濕度適宜,符合所貯存危險化學品的性能要求。
消防安全部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根據危險品特性和倉庫條件配置相應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滅火藥劑。②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內應安裝自動監測和火災報警系統。③貯存可用水滅火的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內,應安裝滅火噴淋系統,其噴淋強度和供水時間應符合國家標準。④危險化學品貯存企業應配備經過專門培訓的專職或兼職消防人員。
貯存安全技術部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時,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②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化學品不得露天堆放。③遇火、遇熱、遇潮能引起燃燒、爆炸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濕、積水的建筑物中貯存。④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應貯存在一級建筑物中,其包裝應采取避光措施。⑤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貯,必須單獨隔離、限量貯存。⑥壓縮、液化氣體必須與爆炸物品、氧化劑、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蝕性物品隔離貯存。⑦易燃氣體不得與助燃氣體、劇毒氣體同貯。⑧氧氣不得與油脂混合貯存。⑨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貯存。
調研區域內有97家企業危險化學品甲類倉庫處于正常使用狀態,有9家危險化學品甲類倉庫已經停用,有1家企業關停,7家企業甲類倉庫規模很小近乎停用,1家企業甲類倉庫準備申請降級。通過訪談和調查發現,絕大部分企業能夠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注重甲類倉庫安全管理,積極落實和維護安全設備和設施,注重員工的個體防護,整體安全狀況呈現好的發展態勢,但仍發現了一些安全隱患,安全工作仍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安全隱患具體情況如下:正常使用的97家甲類倉庫共發現隱患數量為299條項,未發現重大隱患。有60家企業隱患數在3項以下,占比達到55%。部分企業隱患數量偏多,超過7項隱患的企業有2家,超過8項隱患的企業有2家。
從統計結果來看,管理上的隱患99項應急防護49項電氣51項設備設施76項建筑設計5項特殊作業1項,其他21項。分類隱患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日常管理、設備設施、電氣安全,占隱患數量的75%。
日常管理的隱患主要包括管理制度、警示標識不規范、消防、倉庫人員進出登記、倉庫作業環境、倉庫內違章作業、倉庫內物品未按照規定進行堆放以及其他問題。其中人員進出倉庫未進行登記22家、占比20.3%,警示標識缺失或者不符合規范20家、占比20%,消防滅火器應急燈等不符合規定17家、占比17%。
設備設施類隱患76條,涉及企業55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倉庫金屬門未接地、洗眼器和噴淋設施不規范和可燃氣體報警器設置不合理。
電氣類隱患51條,涉及企業31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防爆電器外殼未重復接地和使用非防爆電氣設備,如圖1所示。
從與企業人員訪談的結果看,存在以下4個方面問題:①企業安全負責人的安全意識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目前一線員工的安全知識相對匱乏,安全意識薄弱,時有出現在甲類倉庫內使用手機等問題。②部分大型企業甲類倉庫危險化學品的量比較少。雖然有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或者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但思想麻痹認為不存在隱患,不需要外部專家核查。③企業的獎懲制度主要實施對象為安全管理人員。檢查小組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直接影響安全管理人員工資和獎金。安全管理員無實際權力,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既沒有權力獎勵又沒有權力處罰,制度無法落實。④研發類特別是生物制藥甲類倉庫普遍存在化學品種類多且變化大。
在“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大戰略背景下,企業積極運用5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建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努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甲類倉庫管理是現有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重要組成部分。平臺一方面為企業提供的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各類監管信息分析數據的支持。但目前工作側重在技術的先進性,而輕視業務場景和指標體系設計,導致系統中數據冗余,報警數量多而雜,反而影響管理效率。目前信息化平臺主要采用安全管理電子化、基礎參數感知和后置報警方式實現故障提示,不能實現基于感知數據的事故發生前的預測與防范。因此,亟須提出一種對運行異常提前進行預警的方法。
企業普遍存在主體責任認識不足,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敬業及技術素質有待提高。如大部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為應對政府監管方檢查要求等而被動“存在”,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情況不甚了解的不在少數。
(1)工藝安全:加強工藝文件管理,及時修訂和審核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操作規程的有效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證崗位所使用的規程為最新版本。
(2)設備管理:加強設備預防性檢維修管理,對存在泄漏風險的設備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同時,加強報警預警設備設施管理,確保檢測報警器的設置符合規范要求,并加強報警器維護管理。同時對報警器進行深入排查,報警器在設計與選型、施工安裝階段的遺留問題。
(3)電氣安全:加強電氣運行維護管理,尤其對電氣設備防爆安裝不合理,靜電防護不到位的要及時制定計劃進行整改。電氣管理人員應掌握與了解電力裝置設計與選型的相關知識,對電力裝置設計與選型,配置符合現場需求的電氣設備。完善電氣制度與文件管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編制管理制度并執行制度中的各項操作行為及管理要求。
(4)特殊作業:完善動火作業管理制度。同時應根據國家標準規范,嚴格臨時用電的作業審批流程,確保作業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執行。
(5)安全基礎管理:嚴格落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定期評估教育培訓內容、方式和效果,確保員工培訓學時符合《生產經營單位培訓管理規定》的要求,同時規范特種作業人員準入管理。及時識別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對重大危險源、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管理。
針對甲類倉庫的監管,各地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對使用危險化學品單位最常規的監管方式是實行各類專項整治和安全檢查,編制相關檢查表格和指引,供檢查人員使用。疫情的出現和工業的發展,以下3點可供對甲類化學品倉庫的監管參考。
(1)由于防疫工作需要,安全監管人員進入手續繁雜,且必須提前預約。可采取線上線下協同監管方式,利用云視頻+5G通信技術,通過視頻開展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的線上檢查,線下組織開展現場執法。
(2)鼓勵企業精準掌握危化品倉庫儲存物品的種類和規模,根據工藝特點結合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進行藍、黃、橙、紅四色自評分級。根據企業評級實行精準監管。對橙色、紅色預警倉庫加大監管力度;對黃色、藍色等級倉庫適當降低檢查頻次,以線上巡查為主、線下執法為輔,提高工作效能。
(3)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工貿企業數量多,涉及危險化學品類別廣泛,使用總量較大。不少企業和科研機構、醫院等使用單位設置了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用于危險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的存放。長期以來,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的建筑結構與布局、安全措施、標識告知、儲存作業、安全管理、應急處置等基本安全要求,缺乏統一、嚴格、清晰的標準化規定,屬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短板,因此,進一步規范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深圳市、蘇州市等地方通過《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安全管理規范》的實施,可以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的硬件設置,進一步提高危險化學品儲存環節安全管理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安全設施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等突出問題,降低各類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發生的風險,減少發生事故時可能造成的損失。科研機構、醫院及學校等單位可參考本標準,并結合實際情況和主管部門要求,規范本單位內危險化學品中間倉庫的安全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重要指示,要求企業和監管部門分析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特點和事故規律,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構建形成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針對甲類危險化學品倉庫堅持問題短板導向,專項整治突出問題,實施本質安全提升工程,強化重點風險管控,在嚴格管控風險、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的基礎上,加強事故應急前期處置,構建形成風險排查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事故應急前期處置三道重特大事故防范屏障。